中國與土耳其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漢代的古絲綢之路時期,兩國都是擁有古老文明和強勁發展活力的新興發展中國家。如今,土耳其逐漸成為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國家,絲綢之路上的駝鈴聲已遠去,取而代之的則是被譽為“鋼鐵駝隊”的中歐班列的呼嘯聲。
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網站12月23日報道,土耳其國家鐵路總局透露,近期將向中國發送首列搭載各類商品的集裝箱列車。土耳其國家鐵路總局(TCDD)局長阿里·伊赫桑·烏伊貢(Ali Ihsan Uygun)表示,發往中國的首班列車不僅在對華出口方面是一個開端,而且也是推進與中國合作項目的重大轉折點。
實際上,自上個月首列從中國開往歐洲的貨運列車途經土耳其后,該國也多次表態有意搭上這一“順風車”,以更大程度地擴大與中國市場的貿易。
報道稱,今年11月,中歐班列“長安號”首次跨越里海,經巴庫-第比利斯-卡爾斯鐵路,東西橫穿土耳其全境并通過伊斯坦布爾的馬爾馬拉海底隧道進入歐洲,最終抵達捷克首都布拉格,全程運行距離為12251公里,共運行15天。
土耳其《每日晨報》報道截圖(圖片來源:中國日報網)
文章認為,這標志著“絲綢鐵路”已經實現。這條“鐵路絲綢之路”,通過土耳其將捷克共和國的布拉格和中國中部陜西省省會西安直接連接起來。
11月6日,中歐班列“長安號”駛入土耳其安卡拉火車站。(圖片來源:國際在線)
土耳其交通和基礎設施部長圖爾罕認為,此次中歐班列“長安號”的開通,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和土耳其“中間走廊”計劃的對接。“土耳其高度重視致力于通過建設基礎設施和交通網絡連接中國、亞洲、歐洲和中東的‘一帶一路’建設。”
另據土耳其阿通社12月22日報道,土耳其國家鐵路總局局長阿里·伊赫桑·烏伊貢表示,2020年中國與歐洲之間的班列數量可能會超過300列。土耳其和中國官員正在進行談判,以激活"中間走廊"線路,為尋求在“一帶一路”范圍內向中國出口的土耳其企業創造新的機會。
土耳其將從“一帶一路”中獲益良多。烏伊貢表示,中歐班列過境土耳其必將給土耳其公司帶來新的出口機遇。
烏伊貢說:“這意味著我們有能力將中小企業生產的產品運送到遠至中國的市場。”
德國《日報》報道截圖(圖片來源:中國日報網)
德國《日報》11月6日報道,今天,一列來自中國的大型貨運列車首次通過伊斯坦布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底隧道,從而建立了一條通往歐洲的新的跨歐亞鐵路。
報道指出,對土耳其而言,與“一帶一路”對接是成功的。經濟學教授塞達特·艾巴爾說:“對我們來說,夢想成真了。”“成為中國全球絲綢之路倡議的合作伙伴,對土耳其來說非常重要,可以將中國的投資帶入東地中海,具有重要的戰略和政治意義。”
土耳其希望新的“絲綢之路”在未來能夠擴大雙方的經貿往來。“中國和土耳其的關系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密切,”艾巴爾說。
(原標題:土耳其積極對接“一帶一路” 外媒:“絲綢鐵路”夢想終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