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王臻 瀏覽:次
10月30日,記者從全省農產品加工技術對接暨農牧業產業化聯合體交流活動上獲悉,通過近三年的發展,全省農牧業產業化聯合體作用逐漸顯現,截至目前,全省已培育省級農牧業產業化聯合體40個,涉及我省牦牛、藏羊、青稞、油菜籽、枸杞、冷水魚、馬鈴薯等特色產業,參加聯合體的各類新型現代農業經營主體達475個,聯合體內農牧業經營主體銷售收入達49.8億元。
2018年以來,我省開展了對全省農牧業產業化聯合體培育工作,鼓勵有條件的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創建聯合體。通過“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的組織模式,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揮各自優勢、分工協作,促進了家庭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協同發展,加快推進了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推進了農牧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了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了農民持續增收。
據統計,三年來,全省40個產業化聯合體及參加聯合體的475個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農牧戶45886戶(其中帶動貧困戶5812戶),年平均帶動農牧戶增收3534元。
省農業農村廳鄉村產業發展處處長趙得林表示,下一步,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繼續按照“一年打基礎,三年大發展,五年見成效”的產業化聯合體發展總體思路,以牦牛、藏羊、青稞、冷水魚、飼草、油菜、馬鈴薯、枸杞、果蔬和蠶豆等高原特色優勢產業為基礎,大力發展各類聯合體,推動我省聯合體建設上規模、上水平,進一步促進農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
責任編輯: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