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青海省青稞產業聯盟和浙江芒種品牌管理機構共同承辦的青海青稞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在西寧召開。發布會上,12家從事青稞生產、加工的企業進行簽約,簽約青稞產品3萬多噸,簽約金額達到1.2億元。
我省青稞長年種植面積穩定在6.6萬公頃以上,占全國青稞面積的四分之一,占全省糧食作物面積的四分之一以上,產量約20萬噸。青稞不僅是我省農牧業的主導產業,而且是釀造工業、飼料加工業的重要原料,是推動畜牧業、帶動加工業、加強民族團結的紐帶,更是開發營養保健類產品的朝陽產業。
早在2018年,青海省政府辦公廳就出臺了《牦牛和青稞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今年省委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快青海省青稞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重點扶持高端青稞產品加工企業,尤其是青稞產業聯盟的成立,讓我省青稞產業發揮集中優勢,抱團發展,不斷提升青稞產業在國內同行業的競爭力,帶動全省青稞產業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我省青稞育種水平一直處于全國前列,一大批優良品種廣泛種植,特別是“柴青1號”“昆侖14號”“昆侖15號”等優良品種畝產突破千斤大關,尤其是“昆侖15號”在柴達木盆地畝產更是達到1242斤,是目前適應性與穩產性最好的青稞品種之一,“昆侖12號”β-葡聚糖平均含量達到8.96%,躋身迄今為止見諸報端的β-葡聚糖含量最高的青稞品種。
依托優越的光照和“冷涼”氣候條件,我省綠色有機生產基地初具規模,每年建成高標準、上規模、上檔次的青稞生產基地3.3萬公頃以上,其中綠色有機青稞生產基地2萬公頃以上,青稞商品率高達83%,比西藏高60個百分點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現有青稞加工企業有58家,其中規模企業30家,青稞加工轉化率達到60%,比其他省區高40個百分點以上,是青稞加工轉化率最高的省份。新品種、新工藝、新產品研發上的不斷突破,加快了我省青稞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叫響了“青”字號品牌,進一步提升青海青稞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