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省委組織部獲悉,2019—2021年,中央財政持續加大對我省村集體經濟發展扶持投入力度,按照每村50萬元標準,累計下撥我省村集體經濟扶持資金6.195億元,扶持1239個行政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截至目前,1064個村完成項目施工并通過驗收,完工率85.9%,825個村累計獲得收益8211.19萬元,集中打造了一批產業成熟、收入穩定、管理規范的發展集體經濟示范村。 據悉,我省按照“村黨組織申報、鄉鎮篩選、縣級初審、市(州)級復審、省級審定”的程序,在綜合考慮各市州行政村基數、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上年度項目實施情況等因素后,重點支持村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強,基礎條件好、有實體產業、預期收益高的村,確保中央財政資金投入有成效。同時,圍繞發展條件、產業項目、資金來源、投資額度、經營方式、預期收益、收益分配等要素,按照“一村一案”逐村編制實施方案。 產業發展上,針對我省村集體經濟發展普遍存在“小、碎、散”和同質化現象突出的問題,各地積極探索、大膽創新,走“抱團發展、聯合經營”的路子。各示范村充分挖掘本地特色優勢資源,認真研究選擇符合本地實際的產業項目,推動村集體經濟項目有效融入縣域經濟大盤子。此外,各地支持集體經濟組織之間、集體經濟組織與企業、集體經濟組織與園區加強經濟合作。目前,示范村產業類型正在從傳統單一的種植養殖業,向農產品加工、休閑觀光、家政服務等二三產業轉變。 我省在中央財政扶持資金基礎上,整合省級財政資金1.82億元,市縣級財政資金1.63億元,吸納社會資本0.37億元,村級自籌資金1.26億元,為項目實施提供了堅實資金保障。同時,各地按照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指導鄉村完善村集體經濟組織章程,規細化制定村集體經濟收益分配辦法,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